人物 | 马拉松“华人业余一姐”王意鸥:西部100,我会回来的
至此,A股发行市盈率超过百倍的公司已达8家,且悉数为创业板公司。
而今爱尔眼科自上市后已经上涨了65.698%,每股上涨了34.0973元。而当日深交所交易记录上也并未出现高管持股的变动。
与创业板解禁首日的大涨不同的是,11月2日创业板全线下挫,除了10只个股 继11月1日创业板解禁第一天,银江股份、吉峰农机、华谊兄弟、金亚科技遭大单抛买之后,11月2日,创业板再现16宗大宗交易,上海佳豪、爱尔眼科、机器人三只个股总共被抛售647.73万股,金额近2.39亿元。而公司创始人王天然、胡炳德、曲道奎虽均持有495万股,但因此次减持均不能超过限售股的25%,其人均解禁仅为123.75万股自Crucell宣布韩国当局对其进行调查以来,该公司股价已经下跌了将近4%。Crucell此前预计,2010年营收及其他运营利润将超出2009年的水平。在被问及此前发起的收购要约是否仍旧有效的问题上,普莱斯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强生发言人比尔-普莱斯(Bill Price)称,他对Crucell接受调查以后强生所发表的声明无可补充。强生称其对Crucell的收购要约仍旧有效 2010-11-01 00:00 · jack 北京时间10月29日晚间消息,强生(JNJ)周五称,在荷兰生物技术公司Crucell(CRCL)暂停销售两种疫苗来等待一项调查结果以后,强生对这家公司的收购要约仍旧有效。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往往面临仿制品种不赚钱的问题,发改委价格的下压,带来双重压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玉社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还有一些仿制药,尽管在质量、安全性、临床效果等方面不存在产品差距,但其制造过程中体现出的质量、成本、污染等控制技术差距,仍然值得重视。实际上,由于国内药品的低成本优势,一些优质的国产仿制原研药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基于中国目前仿制药生产现状,不少专家也呼吁重视仿制药自身的技术创新。此前,中国为保护知识产权,对原研药实行单独定价的政策保护
这能否成为中国制药企业的黄金机遇,还在于能否实现技术和体系创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周建平表示,要改变中国仿制药大国的局面,提高竞争力,还需要转变理念,关注科研技术转化等问题。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品种在技术层面上还是高于国外的。不过,在符合国外药典和药品标准、具有一定规格的仿制制剂中,仍然难觅中国造的身影。仿制药大国多重困局 2010-12-22 00:00 · David 2010年12月12日起,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48种单独定价药品开始执行发改委限定的全新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达19%,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17大类药品。所谓原研药,是指专利期已过,但仍由原来研发该药品单位所生产的专利药。
医药行业本身的创新就需要超额利润,否则创新工艺技术从哪里来。在国内药品市场中,原研药基本由外资或合资企业生产,国内制药企业则以仿制专利到期的原研药生产为主。此外,针对前面提到的研发力量分布问题,重大专项还在促进企业成为药物研发和投资主体,完善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这与国内外在药品质量标准上的差异有关。
从全球来看,新化合物药品的研发速度都在放缓,基于中国仿制为主的产业现状,投入不仅仅在新药研发上,仿制药也要有利润做支撑。一位不愿具名的药品研究领域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国产药品基本全是仿制药,其中95%以上都是普通的片剂、胶囊等,并且经常有超过100家甚至200多家企业生产同一品种药品的现象,而从事缓释、控释等高端仿制药开发的药企却很少。
比如新型制剂可能受到某种辅料的限制,生物技术药物可能受到大规模培养和分离纯化材料和装备的限制,化学合成药物可能受到一些关键中间体来源的限制等。路径选择 尽管面临诸多难题,但制药行业承载着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需要实现由仿制大国向仿制强国的转型,走出困局。
多面困局 仿制为主的制药行业局面,以及中国在药品质量和技术上的差距,来源于多个层面。同时,16种药品规格的单独定价资格也被取消。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往往面临仿制品种不赚钱的问题,发改委价格的下压,带来双重压力。国内仿制药只是在维生素C、头孢菌素等个别品种上有优势。在仿制药生产中,生物利用度、溶出度、增加稳定性等关键技术,以及工艺放大环节中各种改进,在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提高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周建平说,药品研发周期长,监控部门多,关注的人很多,企业压力很大。
对此,周建平表示,目前科研力量主要在大学和研究院所,但国家重大专项也已经在向企业倾斜了――与十一五规划主打科研院所不同,十二五规划中可能会有60%左右的投入倾向于企业。很长时间以来,真正制造的新药非常少。
周建平告诉记者,国内4000多家药企中,大企业不到10%。预计十二五将进一步投入120亿元,更加重视创新药物研发的质量。
药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新药研发的风险、难度和投资强度。杨玉社表示,一方面是新药的研发投入漫长而且复杂,国家和企业持续投入不够。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主任周建平认为,国内仿制药与外资药品在总体水平有差距,比如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人员素质、机器设备、管理软件等方面,都可能是影响药品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而影响到临床效果。十二五如果再不改变这个模式,再做10年,我们就没有一块净土了。实际上,由于国内药品的低成本优势,一些优质的国产仿制原研药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燕表示,目前药监局在审批仿制产品时,已经从仿标准深入到仿疗效,重在考察仿制药与被仿专利过期药在临床疗效上的相近、相等或是否超过。
实际上,作为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投入66亿元,就创新药物品种研发、药物大品种改造、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重点实施,推进了包括化学新药设计、药物缓释和控释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攻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玉社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还有一些仿制药,尽管在质量、安全性、临床效果等方面不存在产品差距,但其制造过程中体现出的质量、成本、污染等控制技术差距,仍然值得重视。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在给记者的反馈中说,此次调整对部分原研药企业销售影响很大。此前,中国为保护知识产权,对原研药实行单独定价的政策保护。
该专家以营养乳剂举例,90%以上都是进口或外资企业生产,国内企业能生产这一类的也就两、三家,一些关键辅料还要依赖进口。目前国家层面对仿制药层面是不大支持的,这跟我们发展的国情有点矛盾,个人认为仿制药还是应该支持。
据统计,到2012年,将有139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在此情况下,药企选择仿制为主的生产模式并不为怪,但由于早年国家审批通过的仿制药数目庞大,又造成针对同一品种的大量仿制现象,过度竞争也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医保药品目录、自主定价等问题没有解决,配套措施跟不上,缺乏鼓励新药研发的环境。此外,国内药品研发力量的分布,也与药品行业自身特点相矛盾。
所谓原研药,是指专利期已过, 2010年12月12日起,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48种单独定价药品开始执行发改委限定的全新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达19%,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17大类药品。周建平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前述专家向记者表示,实际上,国内在高端制剂药品研发上,文章发表了很多,但往往只注重基础研究,很多大学的研究人员,连药厂都没进去过,怎么知道产业化中的问题。由于仿制药的开发、生产和上市后在产品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远远低于投入巨大的原研药,因此在设计降价幅度时,仿制药统一价不宜作为原研药的降幅基础。
国内一些仿制药品种本身技术含量就不高,如今又面临进口外资仿制药的挤压,还有很多制药公司停留在代工阶段。这是发改委首次针对享有单独定价的外资原研药调价。